企業的數據治理工作應該誰來做?你會發現,大多數企業會把它當成一個IT問題,所以就交給IT部門去做。但事實上,數據治理不是IT問題,而是業務問題。為什么這么說?有一個案例非常貼切,也充分說明了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數據治理的關系。
歐洲市場上售賣的雞蛋,每一個上面都有一個編碼,相當于這枚雞蛋的身份證號。那一串數字代表什么呢?第一個數字,說的是母雞飼養的方式,后面跟著的是生產國的代碼,再加上具體出產地區、農場的代碼,就是這個身份證號了。
別小看這幾個數字,它們背后的規則是很嚴謹的。就拿第一個數字“母雞飼養方式”來說,有0、1、2、3四個級別,0代表生態飼養,這背后是什么規則呢?養雞的場地室內每平方米最多6只母雞,每只母雞還必須保證室外活動,每只至少要有4平米的活動區域。這還不算,農場飼養母雞總數還不能超過3000只。符合上面這幾條,這只雞蛋的身份證才能被打上0這個數字。1代表野外飼養,剛剛說的那些指標就降低了一些,母雞的活動范圍小了,農場養雞總數多。2代表地面飼養,指標就更低一些,母雞是不能外出活動的,3代表籠中飼養。你看,從0到3,是有非常嚴格的相應的指標規定的,不是隨意制定的標準。而且,這個雞蛋的身份證號,全歐洲通用。
想想看,如果你把雞蛋身份證號的工作直接交給IT部門,他們能完成嗎?不能,因為他們技術再先進,也沒有辦法準確定義業務,必須是那些走訪農場的一線業務人員,了解母雞飼養環境,了解農場經營狀況之后,才能制定出這樣的數據標準,才能完成給雞蛋打上身份證號這項數據管理工作。